[摘抄]Wikipedia之狂想

这是我觊觎已久的一篇文章——哥哥在十一回家时录入的这篇文章,我也觉得很好(似乎我只会那么说了),那么——就“摘抄”呗!Yskin的原文地址没记,自己Google吧。

我也用过几次Wiki中国,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东东,但是许多事又不是绝对的,比如我的博客留言比较开放就会招致众多垃圾评论一样,许多事在中国有它独特的轨迹……

《南方都市报》2006.8.6 B08-B09版

Wikipedia

之狂想

人人都可以成为百科全书的编者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互联网上的开放式百科全书,它的口号是免费的百科全书,普通人都可以参与每个条目的编辑。今年3月,它的词条数目突破了100万,比《大英百科全书》还要丰富,据《自然》杂志统计,它的科学类条目的错误率与《大英百科全书》不相上下。在网络时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大众编辑的百科全书,够权威吗?能够战胜专业的词典吗?

3月1日,网络互动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迎来了第一百万个条目,它是“约旦山”,英国格拉斯哥市郊的一个火车站。它的作者Ewan MacDonald,深夜11时张贴了一行注解,随后的24个小时内,它被几十个人编辑了400多次(“约旦山”是英国第1029个最忙碌的车站,它的卖票柜台不再人满为患)。《大英百科全书》,两个世纪来被公认是参考书的黄金标准,在它最完整的版本中,也只收录了12万个条目。显然,传统的百科全书没有考虑到,人们想知道Sudoku、Capgras幻觉、波士顿糖灾、加拿大犀牛党、比尔·盖茨的房子、45分钟的盎格鲁-桑吉巴战争,或者冰岛的伊斯兰。维基百科介绍卡夫卡和西班牙战争有相当好的条目,同时它也提供美国海军的完整指南、费城起司排骨的定义、历史名猫的名单(名人宠物猫、百万富猫、第一只环航澳洲的母猫)、小说生造骂人词的统计、治疗打嗝的方法以及附有示意图介绍如何利用苏打罐制造火炉的文章。“如何做某事”的条目,百科全书18世纪以后不再收录。在1768-1771年的原版《大英百科全书》中,你可以找到治疗牙痛或制作雪鞋的方法(你同样也会吸收许多偏见和迷信。例如,“女人”的条目,只有区区6个字的注解:The female of man. See HOMO)。如果在维基百科上查找“做咖啡”,你会通过“卡布其诺(Espresso)”这个条目,找到一篇介绍各种Espresso咖啡机的文章,供你购买之前参考。网站还有一页是介绍“维基百科纠正的大英百科全书的错误”,包括斯大林的生日、安全剃刀的真正发明者等。

由于大小没有物理上的限制,维基百科可以立志做到无所不包。它也完全与潮流同步,例如,“美国偶像”决赛12名选手都有极其详尽的介绍;7月12日,真主党绑架两名以军士兵导致冲突爆发的6小时之后,“2006以黎冲突”这个条目初次上网,后来被编辑了4000多次。2001年创办的维基百科,目前已成为互联网上位列第17名的最受欢迎的网站,每天访问量超过了MSNBC.com、《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总和。每四个月,访问者的数量就翻一番,每秒点击率高达1.4万人次。维基百科充当网络巨量信息的过滤器,可以这么说,Google应该感激它收拾整理网络社区。但是,这个搜索引擎也得还情:维基百科网页上包含了太多指向自己网站条目的链接,并且不时更新,它们的网页排名高得令人妒忌。

维基百科取得如此显赫的地位,但让人吃惊的是,它基本上没有领薪水的雇员,也没有什么收入。除了39岁的创办者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之外,网站仅有5名雇员,并且不在页面上做任何广告。2003年,维基百科成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它75万美元的预算大部分靠20美元左右的零星捐款解决。威尔斯说,他的任务是,“把免费的百科全书分发给地球上讲每一种语言的每一个人”,他成功得令人震惊。任何一个能上网的人,都可以创造维基百科新条目或是编辑已有的条目。维基百科拥有200种不同语言的网站和全球几十万名作者。威尔斯正身处知识收集革命的前线:他领导着志愿者大军,他们坚信,齐心协力可以创作出一部百科全书,质量上可以媲美专家编纂,规模上堪称史无前例。

维基百科这一在线社区,关注的不是昨晚的派对或者最新款的iPod,它致力于更高的善行。然而,像所有乌托邦项目一样,它对人类天性也不能免疫。琐碎、白痴和粗俗是网站常见的特征。脑力合作不能保证准确性,开放式编辑更招致滥用。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被逮到篡改自己的条目,维基百科几度禁止把所有众议员列入网站(把参议员罗伯特·贝尔德的年龄从88岁改为108岁不算狡猾,狡猾的是漂白投票记录以和不受欢迎的总统划清界限,或是删除未兑现的竞选承诺)。让人好奇的是,群众规则并没有导致大混乱。维基百科,最初是一个不受任何束缚的民主的实验,现在却制定了政策和程序。同时,网站也不可避免存在着种种错误。对于网站上出现的错误或偏见,维基百科人最喜欢用的借口是:瞧瞧那些主流媒体和传统百科全书,它们也经常犯错!维基百科现在只有五岁,某天,它可能会长大。

编纂百科全书的冲动,可以上溯到2000年前,它极少受国界限制。18世纪,把人类知识编成目录的冲动加剧了。18世纪70年代,德国人开始编纂242卷的经典之作《布罗克豪斯大百科全书》。此前几十年,莱比锡书商策德勒编纂《世界百科大全》,他的竞争对手害怕这部巨著令他们无生意可做,破坏著书未遂。

法国启蒙思想的先驱皮埃尔·培尔(Pierre Bayle),突发奇想要编写专门记录错误的百科全书。潜在的读者对此并不热心,于是他编写了《历史批判词典》(1696),几乎完全由脚注组成,对先前的学术见解多有批评。培尔教读者学会怀疑,《法国大百科全书》(1751-1780)的作者Diderot和Alembert深受其影响。他们35卷的巨著,轻视教堂和国家,推崇理性主义。相对迟钝的《大英百科全书》,是在英法竞争的情况下,基于盎格鲁-撒克森人的实用主义而产生的。

威尔斯拥有的第一套百科全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是他的父母1969年从推销员手上买的,威尔斯回忆当年把“勘误”条裱糊到年度附页上的兴奋心情。威尔斯的母亲和祖母,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经营私立学校,他三岁就入读该校。他在Auburn大学拿到金融学学士学位,后来相继在阿拉巴马州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攻读同一专业的博士。1994年,他决定放弃写毕业论文,选择到芝加哥做期货交易。四年之后,他搬到圣地亚哥,利用积蓄创办了一个门户网站。它的受众大多是男性,色情内容(录像和博客)占了网站赢利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威尔斯也在思考,在他看来,误传、宣传和无知是世界问题的原因。威尔斯对我说:“我真是一个‘启蒙’型的人。”当年他的想法是,“互联网的许诺是所有人都拥有免费的知识,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点?”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他就阅读过弗·冯·哈耶克1945年的自由市场宣言——《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这本著作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是有偏见的,只有依靠群众的智慧才能发现真理。20世纪90年代,威尔斯再度想起这篇文章,同时他对开放源代码运动也有耳闻,一些程序员认为软件应该是免费的,任何人可以修改代码。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发起人埃里克·雷蒙德的随笔《大教堂和百货店》,“它让我对群众合作的可能性大开眼界。”

第一步却走错了方向。2000年,威尔斯聘请了哲学系毕业生拉里·桑格尔(Larry Sanger),帮他创办名为Nupedia的在线百科全书。他的想法是,向学者约稿,再让稿件通过七个步骤的审核过程,随后免费在网上张贴。威尔斯亲自就Robert Merton和期货价格理论写稿,刚写了头两篇,他就想起自己从研究生院辍学的原因。“他们会拿走我的论文,交给两位金融教授审阅,我退出学术界已经几年了,这真是让人胆寒,简直像是家庭作业。”

一年之后,Nupedia仅有21个条目,还是“无调性”(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和“希罗多德”这样的主题。2001年1月,拉里·桑格尔与一个朋友吃晚餐,得知了wiki的存在,它是一个可以让人们共同写作及编辑的简单软件。桑格尔认为,使用wiki可以为Nupedia吸引更多的作者(威尔斯说,使用wiki是自己的主意)。在他们采用的wiki模型下,每个条目都有历史页,保留所有的编辑记录。他们还增加了谈话页,以便讨论编辑过程。桑格尔取了维基百科的名字,2001年1月15日网站正式激活。两天之后,他向Nupedia网站通讯录上的2000人发去电子邮件,宣称:“维基百科来了!看我的薄面,花上5或10分钟,去那里添加一个条目。”

威尔斯准备迎接“彻底的垃圾”,他盘算,假如两人走运的话,wiki会为Nupedia带来一些粗糙的文稿。一个月后,维基百科有了600个条目,一年之后,有了两万个。

威尔斯喜欢引用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大英百科全书》编者之一)1962年的宣言。范多伦认为,传统的百科全书是死的,它是因为增长而增长,而不是因为构思。它牺牲了艺术性的综合,屈从于乏味的惯例。它看起来十分落伍。“因为世界激进地革新了,理想的百科全书也应该是激进的”,范多伦写道,“在政治上、哲学上、科学上,应当停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西方的早期历史上,百科全书是危险的书。《法国大百科全书》对抗宗教机构和正统说法,让人的理性成为宇宙的中心,结果出版商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不过,与其说威尔斯是响应范多伦的号召,不如说是受更早的一个平民思想家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科幻大师H.G.威尔斯哀叹道,世界正在加速变得更小,信息传播却落伍低效。他提出了“世界头脑”(World Brain)的概念,一个合作、分散、不断修订的知识库,他说:“我们今天需要亨利·福特式的人,以使知识传播现代化,让好的知识,在无知、未受良好教育、未享良好待遇的英语世界中,变得更为物美价廉。”威尔斯的最激进贡献未必是让信息免费,而是发明了一个系统,不认为博士一定比博览群书的15岁少年高明。威尔斯这样看待维基百科的作者:“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事实搞清楚,我才不在乎他是高中生还是哈佛教授。”在初期,网站没有正式的规则。后来桑格尔才贴出一套指导方针,头一条就是“甭理睬所有规则”,后面两条变成核心原则:条目必须立场中立,内容必须可以证实,并曾经出版过。禁止原创研究,砍掉了大批有关私人宠物的材料,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内容。

假如说维基百科有具体的存在,那就是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那里有Wikimedia基金会的总部,维基百科是其下属机构,它相对不出名的姐妹项目包括Wikisource(免费的文本图书馆),Wikinews(时事网站)和Wikiquote。威尔斯已婚,有一个5岁的女儿。他说圣彼得堡的房价低,吸引他从洛杉矶搬来。3月份记者拜访他的办公室时,发现墙壁是光秃秃的,家具是破烂的,植物是死的,这间办公室像是研究生休闲室。

维基百科的真正工作,不是在佛罗里达进行,而是在全球成千上万的电脑屏幕上进行。也许维基百科的最伟大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社区,这出乎威尔斯的意料。维基百科人是匿名的,用网名编纂条目。他们中男性居多,威尔斯说可能占80%;热衷于社交,喜欢在网上交流。20岁的Arocoun,在网页上标明“爱好哲学”,收到其他用户的留言,有批评(“你说人必须在生活的所有方面独立自主,我有不同意见,考虑到社会的纠缠关系,独立只不过是理想化的观点。”),也有古怪的示好(“我是来自俄亥俄州的神经质画家,我想你认为自己的观点很激进,我也是激进分子,那么,我们应当成为朋友”)。

维基百科人拥有自己的语言,“revert”(恢复)一词是最常用的,比如“我恢复了原来的文字,但用户再度恢复。”还有WikiGnome(保持低调的用户,负责校订文字、错误语法和失效链接)、WikiTroll(固执地违反网站指导方针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等词。此外有两极维基百科人,素食维基百科人,反素食维基百科人,存在主义维基百科人,亲卢森堡维基百科人和不喜欢被分类的维基百科人。据一个网页说,对维基百科的狂热折磨着“计算机程序员,大学生,研究生,比赛游戏参赛者,新闻瘾君子,失业者,即将失业者,总之是兴趣广泛、记性好的人。”

维基百科可能是世界上最有野心的虚荣媒体。在其英文网站上,有20万名注册用户,其中3300人,也就是不到2%的人做了70%的工作。网站允许你比较不同的作者,他们编辑条目的多寡、被社区投票评为“出色”的文章、每小时的活跃程度,都用图表标示出来。一个17岁的少年是沃德豪斯(1881-1975年,英国小说家和喜剧作家)的“粉丝”,专攻英国贵族,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共编纂了58个条目。一名24岁的多伦多大学毕业生,是网站的第一大作者。2001年,他首次编纂了词条“巴拿马运河”之后,迄今一共写作及编辑了7.2万个条目。“维基百科全书狂”、“编辑狂”这两个词也在这个网站上出现,它们均链接到“强迫症”这个词条上。

Essjay是网站的固定用户之一,他拥有神学和教会法博士学位,参与了1.6万个条目的撰写或修改。Essjay是一所私立大学的宗教学教授,2005年2月第一次在网站上进行编辑。最初,他编写自己领域内的词条,后来他发展到每天在网站上浏览14个小时,他对自己的网络生活保密,不敢告诉同事和朋友。

逐渐地,Essjay发现自己在编写词条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改正差错、剔除淫秽内容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5月份,他删掉了“贾斯汀·汀布莱克”条目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声称他2002年未付联邦税因而失去了他的房子。Essjay知道这是错误的。还有一些条目包含意识形态的分歧,会引起激烈的编辑之争。在英文维基百科上,许多争吵与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对立以及宗教问题有关。当然,在马其顿、但泽(波兰北部港口城市)、亚美尼亚大屠杀和亨利·福特这些词条上的争论同样激烈。种族争执很难平息:哥白尼是波兰人、德国人,还是普鲁士人?还有一些辩论可能永远没有定论:1812年的波罗地诺会战是俄国人的胜利,还是法国人的胜利?苹果派是地道的美国食品吗?(答案目前是否定的,“不是欧洲人传种的话,美国根本没有苹果树。”另外一个人附和说,“苹果派在荷兰也很流行,可不是从美国传入的。美国剽窃我们的圣尼古拉斯制造了圣诞老人,赶紧住手吧!”)谁能想到,“干酪”会是网站上争议最大的词条之一呢?争论的内容是,亚洲文化是否禁止食用它。在过去9个月,巴尔的摩的气候也是激烈辩论的主题,它1月份的平均温度有多高呢?

起先,威尔斯亲自出面处理群殴,但他不愿意封杀任何人。随着用户的猛增,编辑纠纷和故意破坏也多了起来。2001年10月,威尔斯任命了一小群管理员,负责管理网站避免滥用。管理员可以删除文章,或者保护文章不被改写,阻止用户编写,比普通用户更快速地恢复文本。目前管理员已多达1000人。2004年,威尔斯把3R原则正式定为站规(此前它只是指导方针),其中之一规定:24小时内三次恢复相同文本的用户将被禁止编写条目一天。一系列尖酸刻薄的口水战,最终导致了站规的诞生。

威尔斯也任命了一个仲裁委员会来解决纠纷。案子送抵仲裁委员会之前,通常先经过调停委员会。Essjay第二次出任调停委员会的主席,他还兼任管理员、官员和用户监督员,是有权追踪可疑I.P地址的14名网站成员之一。他经常带手提电脑上课,以便在学生考虑时为维基百科人服务,他还要关注20个聊天频道的内容,因为用户经常在那里闲聊看到的过激词句。

5个网络“机器人”检查网站上明显的破坏行为,搜索淫秽内容和集体删除的证据,并恢复消失的文本。更恶劣的犯规行为会由人来处理。Essjay最近逮到一个用户,用一个网名删除整个条目或者乱改句子,用另外一个网名再予以改正,这是为了提高他的编辑数量。他被网站永久性拒绝进入。还有一些用户威胁要报复管理员。Essjay说,他时常受到死亡威胁。“有些人把维基百科看得太重了”,他对我说。

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一个管制的丛林,充斥着精心分级的用户和关于政策的政策。I.B.M公司的研究员Martin Wattenberg和Fernanda Viegas,使用“历史流量”的虚拟模型,发现与合作和管理有关的“谈话页”和“元页”增长速度最快,曾占80%网站内容的词条去年10月下降至70%。Wattenberg说:“人们谈论的是管理,而不是为网站内容努力。”威尔斯对规则和程序的看法十分矛盾,但认为它们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维基百科有着种种规则,这并不表示网站官僚就一定支持真相。2005年3月,剑桥大学气候学者威廉·康纳利沦为编辑之争的受害者,他编写的“全球变暖”条目引发了纠纷。一个批评者不停地对温室效应大泼冷水,在经过肮脏的口水战之后,本案被送到仲裁委员会。批评者在书面投诉中称:“用户威廉·康纳利系统性地删除所有与其理论相左的观点,强行推销自己的观点。他的气候学观点单一狭隘。”仲裁委员会3个月后公布了裁决,康纳利被丢脸地判以“一天仅限修改一次”。处罚后来被撤销,康纳利现在成了管理员,观察名单上足有2000个页面。他说,维基百科的“全球变暖”主题,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棒的。威尔斯承认,在这件事上,网站的体系失败了。似乎是,在网站上花时间最多、叫嚣最凶的用户,是最后的赢家。

康纳利相信维基百科“没有给饱学之士特殊待遇”,许多学者和作者都赞同此说。拉里·桑格尔说,太多的维基百科人从根本上对专家抱怀疑态度,对自己又过分自负。2002年3月,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威尔斯没有钱维持网站,桑格尔离开了。桑格尔说,在一个反权威的社区,他已经成为权威的象征,“维基百科从几近完美的无政府状态发展到由匪帮统治(gang rule)的无政府状态。”(他现在担任“数码宇宙在线基金”的负责人,正创办一个网络百科全书,它是维基百科与传统百科全书的混血儿,他承诺做到“错误率史上最低”。)“开放源代码运动”的领袖埃里克·雷蒙德也说:“用灾难一词形容维基百科并不为过。”在他看来,网站充斥着小肚鸡肠的人。他对科幻小说条目的修改,又被用户删除,仿佛他践踏了私人领地。“某些维基百科作者的行径,你看到的越多,越会感念《大英百科全书》的好处。”他认为,开放源代码模型不适用于百科全书,软件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要么能用要么不能用,但真相的标准没有这么简单。

管理员对网站加强监督,也未能阻止破坏者,其中多数人像是学生,在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抽空在维基百科上添加淫秽或荒唐内容。许多人在教室里搞恶作剧,网站的滥用一般在星期五午后退潮,星期一一早恢复。结果是,有时整个学校和大学的I.P地址被阻止。“乔治·布什”的词条频繁遭到破坏,有时一分钟超过两次,它经常数天禁止编辑。在任何时候,都有几百个条目处于“半保护”状态,这意味着用户要登记I.P地址,再等上好几天,才能改写内容。它们中不但有“上帝”,“伽利略”和“戈尔”,更包括“狮子狗”、“橙子”和“肖邦”。

威尔斯对自己的条目也进行了清理,一年18次。他对网站上对色情交易的提法特别的敏感,他喜欢用的字眼是“成人内容”和“魅力摄影”,但一个用户指出,用这些词形容女同性恋3P并不确切,今年1月,他最终妥协使用“色情摄影”一词。威尔斯说:“人们不应该制作它,包括我在内,这是品位低劣。”

威尔斯最近开发了“勘漏”功能,部分管理员可以清除系统的文本,甚至历史页上也无迹可寻。威尔斯说,极少会用到这一举措,除非是清除诽谤或电话号码之类的私人内容。网站的长期作者杰森·史考特说,“在其他情形下,这是可以理解的权力,但对这个项目而言,它是完全冲突的。”

维基百科是准确的吗?去年,《自然》杂志刊登文章,比较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中的42个科学主题,维基百科每犯4个错误,《大英百科全书》就有3个错误。奇怪的是,这被视为“暴发户”的胜利。如此吹毛求疵毫无意义,因为没有绝对不出错的参考书。《大英百科全书》公开批驳《自然》的调查结果,并在《泰晤士报》上刊登半版广告,“《大英百科全书》从未自称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之所以享有盛望,不是因为难以做到的完美,而是因为扎实的学识,明智的判断,以及严格的编辑审查。”后来,《大英百科全书》总裁Jorge Cauz在写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说:“假如维基百科不增加编辑勘漏,它会成为不公正、不可靠、多数情况下不可读的条目的笨重平庸的集合体。”威尔斯表示,他会把《大英百科全书》当做竞争对手看待,“不过,我认为他们在5年内就会被迫消失。”

拉里·桑格尔指出,有用的知识与可靠的知识有所不同,毫无疑问,在规模、效率和易接近性上,维基百科击败了所有的对手。这是优点,也是缺点。Jorge Cauz对“足够好的知识”不屑一顾,他指出没有办法辨别哪些事实或哪些条目可以相信。《大英百科全书》的退休编者罗伯特·麦克亨利说:“我们得到错误答案的速度,比父母找到一只铅笔还要快。”

问题部分要归咎于信息出处。维基百科的绝大多数内容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网络,从突发新闻、谣言到未曾登陆月球的证据无奇不有。威尔斯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了以Google为检测标准:“假如Google上找不到的话,它就不存在。”在维基百科上,奥古斯汀的条目比小甜甜布兰妮的短得多,而关于尼采的文章则被不断修改,产生了5页谈话页。但讨论主要围绕尼采的政治观点展开,总体来看,这一条目比《大英百科全书》中的同类条目逊色很多。

维基百科是一个仍在创造中的粗笨作品。有的条目像是小学生所写:既不简洁也不明了,事实可能是确凿的,然而连接事实的部分不是缺乏就是缺席,引语经常是乱蒙一通。I.B.M的研究员指出,维基百科的编辑绝大多数是删除或增添,极少会调整段落或者从整体上重组条目,他们认为,维基百科只能容纳25行文字的编辑窗口难辞其咎。阅读文章的零星段落,是很难对它进行修改的,此外,维基百科人热衷于积累编辑次数,简单的修改当然比复杂的编辑更受推崇。此外,“领头羊效应”也出现在网站上,一个条目的第一作者,虽然通常不是饱学之士,却为文章定下基调。

一套百科全书,有时正确,有时错误,有时文盲,我们何言以对?我向哈佛哲学家Hilary Putnam展示维基百科关于他的条目,他吃惊地发现它可以媲美《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的内容。当了解到维基百科的运作方式之后,他更是目瞪口呆。他说:“显然,这出自专家之手。”19世纪60年代,小威廉·巴克利曾说,“我宁愿生活在被波士顿电话簿上前两千人统治的社会,也不愿意生活在被哈佛2000名教员统治的社会”。有了维基百科,他可能最终实现梦想。不过,巴克利可能会说,他宁愿让2000个匿名作者进行统治,百科全书还是留给专家编写吧。

5月初,在共进早餐时,我问《大英百科全书》总裁Jorge Cauz,《大英百科全书》和维基百科可以做何类比。第二天,他发电邮告诉我:“维基百科与《大英百科全书》的区别,犹如‘美国偶像’对朱丽亚音乐学院。”几天之后,威尔斯用了音乐的隐喻:“维基百科之于《大英百科全书》,犹如摇滚乐对轻音乐。尽管它没有那么圆滑,令家长震惊,但它最终会学聪明的。”

维基百科是辞条和参考书目的组合。现在的人不但对权威不耐烦,更想开口反驳。维基百科为自我表现提供了无止境的机会。它是读书团体和聊天室的私生子,是亚马孙网站书评者的第二家园。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百科全书的作者从精英阶层那里夺取控制,对一些看似可靠的事实提出质疑。吉米·威尔斯或许是,或许不是新的亨利·福特,然而,他却引导我们前行。我们走在开放的道路上,既没有领袖也没有时间表。我们可以随心所欲走自己的路,同样也会光荣地迷失。这是你的真相,还是我的真相?

译:玲珑
yskin于2006年10月5日录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